大连地址:大连市金州区光明街道胜利路80-6号
丹东地址:丹东东港市环城大街175号
服务热线:13889527100
邮箱:huayingzdh@126.com
时间:2021-03-09 来源: 浏览次数:4108
服装行业是一个古老的行业,在古代大部分家庭在家里自己裁剪缝制衣服, 随着时代发展逐步形成一部分人员专职从事服装量体、裁剪、缝制,就形成了原始的裁缝店,这些裁缝店相对来说其生产环节还比较原始,属于家庭作坊性质,其生产方式已经存在了很多年,但是距离现代化工业大生产还有很长的距离,其生产模式与现代化服装的样板生产非常类似,属于小型化分工不算明细的原始生产模式。
19 世纪 60 年代,现代化的工业革命从英国的蒸汽机开始引领纺织行业大规模工业化进程开始。随着纺织行业的发展,引领了现代化服装生产制造从手工小作坊向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转变,从而引领了服装生产专业装备的发展。在接近 100 多年的时间里,服装制造设备行业进步缓慢,信息化发展更加迟缓,仍然处于纯手工记录生产过程产生信息的原始阶段。
20 世纪 60 年代,由于服装生产行业规模化扩张,继而产生了大型(几百几千人)服装生产企业,大型服装生产企业的产生,传统手工作坊的一人生产整件衣服的模式不适应大规模化工业分工的要求,大规模工业生产要求工人在服装制造中进行工序工艺分割成独立的生产单元,各个生产单元分工协作才能充分发挥整体协作的规模效应从而提升生产效率,这样生产模式就产生了一件衣服有多个工人按照工艺流程联合制作,工作分工逐渐细化,每个工人仅仅对自己生产的工序进行专业负责,只有工人从事单一的工序才能让工人对独立的工序生产越来越熟练,更加提升工人工艺的效率提升和工艺改进。专业的分工提升了工人的技能,企业主为了提升服装制造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会采用对每个工人进行计件工资来实行多劳多得的劳动报酬方式。这样为了计算每个工人产生的工资就必须对工人的生产过程产生的数据进行书面记录,以便计算每个员工的工资。
由于大生产时代的到来,一个订单可能有几万件、几十万件甚至高达几百万件的数量级,这么多的批量产品在车间生产工序工位转移的时候必须分割成不同的小包装流转单位进行生产,这样就涉及到如何对***小包装流转单位进行信息标识(客户、款号、颜色、尺码、数量、部位),然后根据***小包装单位流转到生产线上的各个工作岗位进行不同工序的加工。这样生产流水模式就产生了大量的物料包装流转单位的身份识别数据、工人生产这些物料流转单位的工序信息以及数量等大量零散的分布在不同工位产生的数据。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对这些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然后通过这些数据计算工人的工资以及跟踪生产进度。